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包括框体,框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窗体,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框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接板,外接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风雨传感器,限位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液压杆。该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通过在控制器、液压杆、连接块、卡柱、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卡槽等结构的作用下,可以在装置使用时,通过液压杆横向运动,使得连接块插入卡槽的内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板带动窗体横向运动,从而使得窗体关闭,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无法在风雨状态下自动关闭的问题。
公开号:CN214330360U
申请号:CN202023258499.6U
申请日:2020-12-2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雷响;阮大庆
申请人:Nanjing Qitianmu Wall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E06B3-4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
[n0002] 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窗户的种类也不断增多,其中电动窗也逐渐普及起来。
[n0003] 现有的电动窗在进行使用时,主要是依靠控制器对其进行开关,但是若在居住人员外出期间发生了下雨的情况,则会导致室内受到雨水的侵袭,从而极大程度的降低了装置实用性;现有的电动窗在进行关闭时,窗体与框体相接触的瞬间会产生撞击,从而导致窗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且还会产生噪音污染等问题。
[n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具备在风雨过大时自动关窗和减震降噪等优点,解决了无法在风雨过大时自动关窗以及降低窗体使用寿命以及产生噪音污染的问题。
[n0006] (二)技术方案
[n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窗体,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框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接板,所述外接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风雨传感器,所述限位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的外侧均活动套接有防护套筒,所述液压杆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窗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右侧相对于所述卡柱的位置开设有相适配的卡槽;
[n0008] 所述滑槽的内部底端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空腔杆,所述空腔杆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内置杆,所述内置杆远离所述空腔杆的一端外侧活动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内置杆远离所述空腔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减震槽相适配的减震块。
[n0009]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筒的右侧与所述限位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套筒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液压杆相适配的活动槽。
[n0010]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筒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排水槽,多个所述排水槽均位于远离所述窗体的一侧。
[n0011]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内部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相贴合。
[n0012] 优选的,所述内置杆靠近所述空腔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与所述空腔杆的内侧壁相贴合。
[n0013] 优选的,所述减震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块分别位于所述滑槽的内部底端对称设置。
[n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n0015] 1、该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通过在控制器、液压杆、连接块、卡柱、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卡槽等结构的作用下,可以在装置使用时,通过液压杆横向运动,使得连接块插入卡槽的内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板带动窗体横向运动,从而使得窗体关闭,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无法在风雨状态下自动关闭的问题。
[n0016] 2、该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通过在垫板、空腔杆、内置杆、减震弹簧和减震块等结构的作用下,可以在装置使用时,通过减震弹簧被压缩产生复位力,可以将减震块的作用下抵消一部分,从而可以避免窗体在关闭时与滑槽接触瞬间冲击力过大,导致窗体发生损坏的情况,同时也起到了降噪的作用,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使用时窗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且还会产生噪音污染的问题。
[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视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槽剖视结构示意图。
[n0021] 其中:1、框体;2、滑槽;3、窗体;4、控制器;5、外接板;6、限位板;7、风雨传感器;8、液压杆;9、防护套筒;10、排水槽;11、连接块;12、卡柱;13、第一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5、卡槽;16、固定螺栓;17、减震槽;18、垫板;19、空腔杆;20、内置杆;21、减震弹簧;22、减震块;23、限位块。
[n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3] 请参阅图1-图4,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包括框体1,框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滑槽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窗体3,框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框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接板5,外接板5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限位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风雨传感器7,限位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液压杆8,两个液压杆8的外侧均活动套接有防护套筒9,液压杆8远离限位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柱12,窗体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13,第一连接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4右侧相对于卡柱12的位置开设有相适配的卡槽15;
[n0024] 滑槽2的内部底端开设有减震槽17,减震槽17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垫板18,垫板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空腔杆19,空腔杆19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内置杆20,内置杆20远离空腔杆19的一端外侧活动套接有减震弹簧21,内置杆20远离空腔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减震槽17相适配的减震块22。
[n0025]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风雨传感器7可以对液压杆8进行控制,液压杆8横向运动,通过连接块11卡接到卡槽15的内部,然后带动第二连接板14向左进行运动,在第一连接板13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窗体3同步向左进行运动,当液压杆8处于最大位置后,窗体3处于关闭状态,然后液压杆8反向运动,收缩到防护套筒9的内部,通过防护套筒9,可以有效的避免风雨对液压杆8造成影响;当窗体3关闭的瞬间,窗体3的左侧与减震块22的右侧相接触,从而给减震块22一个作用力,当减震块22受到作用力时,会使得内置杆20收缩到空腔杆19的内部,同时减震弹簧21被压缩产生复位力,复位力与减震块22的作用力相反,可以将减震块22的作用下抵消一部分,从而可以避免窗体3在关闭时与滑槽2接触瞬间冲击力过大,导致窗体3发生损坏的情况,同时也可以降低窗体3关闭时产生的噪音。
[n0026] 具体的,防护套筒9的右侧与限位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防护套筒9的内部开设有与液压杆8相适配的活动槽。
[n0027]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有防护套筒9,且防护套筒9的内部开设有与液压杆8相适配的活动槽,可以对液压杆8进行防护,从而增加液压杆8的使用寿命。
[n0028] 具体的,防护套筒9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排水槽10,多个排水槽10均位于远离窗体3的一侧。
[n0029]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套筒9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排水槽10,可以在下雨时,防护套筒9内部的雨水排出,从而避免液压杆8发生锈蚀,且通过多个排水槽10均位于远离窗体3的一侧,避免排出的雨水滴落在窗体3的外部。
[n0030] 具体的,第二连接板14的上表面内部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栓16,第二连接板14的下表面与框体1的上表面相贴合。
[n003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有固定螺栓16,便于对第二连接板14进行拆卸和更换。
[n0032] 具体的,内置杆20靠近空腔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的外侧与空腔杆19的内侧壁相贴合。
[n003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有限位块23,便于对内置杆20进行限位,避免内置杆20脱离空腔杆19的内部。
[n0034] 具体的,减震块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减震块22分别位于滑槽2的内部底端对称设置。
[n0035]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减震块22分别位于滑槽2的内部底端对称设置,可以避免窗体3在关闭时受力不均匀。
[n0036] 其中,控制器4的型号为TS,风雨传感器7的型号为FLR。
[n0037] 工作原理:当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若外界风雨较大且窗体3未关闭时,通过风雨传感器7可以对液压杆8进行控制,液压杆8横向运动,通过连接块11卡接到卡槽15的内部,然后带动第二连接板14向左进行运动,在第一连接板13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窗体3同步向左进行运动,当液压杆8处于最大位置后,窗体3处于关闭状态,然后液压杆8反向运动,收缩到防护套筒9的内部,通过防护套筒9,可以有效的避免风雨对液压杆8造成影响,同时通过设有排水槽10,可以将防护套筒9内部的水滴排出,同时也可以起到干燥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液压杆8的使用寿命;
[n0038] 当窗体3关闭的瞬间,窗体3的左侧与减震块22的右侧相接触,从而给减震块22一个作用力,当减震块22受到作用力时,会使得内置杆20收缩到空腔杆19的内部,同时减震弹簧21被压缩产生复位力,复位力与减震块22的作用力相反,可以将减震块22的作用下抵消一部分,从而可以避免窗体3在关闭时与滑槽2接触瞬间冲击力过大,导致窗体3发生损坏的情况,同时也可以降低窗体3关闭时产生的噪音,极大程度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n003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窗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框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接板(5),所述外接板(5)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风雨传感器(7),所述限位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液压杆(8),两个所述液压杆(8)的外侧均活动套接有防护套筒(9),所述液压杆(8)远离所述限位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柱(12),所述窗体(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13),所述第一连接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4),所述第二连接板(14)右侧相对于所述卡柱(12)的位置开设有相适配的卡槽(15);
所述滑槽(2)的内部底端开设有减震槽(17),所述减震槽(17)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垫板(18),所述垫板(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空腔杆(19),所述空腔杆(19)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内置杆(20),所述内置杆(20)远离所述空腔杆(19)的一端外侧活动套接有减震弹簧(21),所述内置杆(20)远离所述空腔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减震槽(17)相适配的减震块(22)。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筒(9)的右侧与所述限位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套筒(9)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液压杆(8)相适配的活动槽。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筒(9)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排水槽(10),多个所述排水槽(10)均位于远离所述窗体(3)的一侧。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4)的上表面内部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栓(16),所述第二连接板(14)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1)的上表面相贴合。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杆(20)靠近所述空腔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的外侧与所述空腔杆(19)的内侧壁相贴合。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块(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块(22)分别位于所述滑槽(2)的内部底端对称设置。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7994362U|2018-10-19|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配电柜
CN210492328U|2020-05-12|一种电力设备用便于安装的生态防护装置
CN111622409B|2021-06-15|一种建筑减震屋顶结构
CN214330360U|2021-10-01|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
CN209374968U|2019-09-10|一种防水配电柜
CN110542051A|2019-12-06|一种防护效果好的太阳能路灯
CN207092822U|2018-03-13|一种窗框结构
CN210263674U|2020-04-07|一种绿色建筑
CN209151086U|2019-07-23|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微光太阳能电池板收纳装置
CN209228251U|2019-08-09|一种具有抗风压性能铝门窗
CN110005306A|2019-07-12|基于重力扭矩的平开自动门
CN208316070U|2019-01-01|一种防雨户外开关柜
CN210659008U|2020-06-02|一种雨棚棚顶连接结构
CN211342454U|2020-08-25|一种具有隔热效果的门窗
CN210622593U|2020-05-26|一种新型建筑节能型门窗
CN214403028U|2021-10-15|一种感应智能型电子护栏
CN213269480U|2021-05-25|一种门框用铝型材
CN213980554U|2021-08-17|一种便于在开关时对窗体进行防护的被动式门窗
CN210422338U|2020-04-28|一种具有防撞击性能的高强度窗户
CN214061943U|2021-08-27|一种建筑用具有抗震结构的建筑钢结构
CN211580495U|2020-09-25|一种室外通讯柜
CN214171762U|2021-09-10|一种建筑工程安全监控装置
CN214424104U|2021-10-19|一种建筑幕墙玻璃爆裂更换装置
CN211056454U|2020-07-21|一种新型防撞击电梯箱底缓冲装置
CN212695945U|2021-03-12|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光伏板组件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58499.6U|CN214330360U|2020-12-29|2020-12-29|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CN202023258499.6U| CN214330360U|2020-12-29|2020-12-29|一种风雨自动感应控制电动窗|
[返回顶部]